近期,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研究團隊發表在Sci Rep雜志的一項題為” Clinical performance validation and four diagnostic strategy assessments of 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I assays “的研究,旨在基于Hybiome(長光華醫)hs-cTnl探討四種策略在中國排除NSTEMI的ACS患者早期篩查急診科分診中的準確性和適用性。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研究成果 “Machine Learning Diagnostic Model for Early Stage NSTEMI: Using hs-cTnI 1/2h Changes and Multiple Cardiovascular Biomarkers” 成果發表于《Diagnostics (Basel)》。該研究利用機器學習方法,整合hs-cTnI水平的變化以及各種其他臨床生物標志物,開發一種聯合預測模型區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穩定型心絞痛。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治療是轉移性黑色素瘤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但該治療會導致免疫相關性不良事件發生,無癥狀至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生率為 0.3% 至 1.2%,后者的死亡率可達25-50%。目前,無心力衰竭等癥狀的輕度心肌炎患者的相關循證數據較少。高敏肌鈣蛋白 T 和 I 易于檢測,在免疫相關性心肌炎診斷和預后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對于心臟手術術后的患者,國內外的共識均推薦可以通過心肌肌鈣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水平的升高判斷圍手術期心肌梗死或嚴重的心肌損傷,但不同共識定義相關的cTn閾值,差別較大。《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義》建議,對于cTn基線水平正常的患者,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后48小時內,當cTn>10倍參考值上限(the upper reference limit ,URL),且有新發心肌缺血的證據,可診斷心肌梗死。歐洲心臟病協會學術研究聯盟則支持當cTn≥35倍URL時,且存在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的新證據,可診斷心肌梗死;同時…
高敏心肌肌鈣蛋白(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hs-cTn)檢測試劑能夠定量大多數表觀健康人群的心肌肌鈣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的水平,這加速了單次檢測cTn排除心肌梗死臨床路徑的提出。對于癥狀發作早期的患者,單次cTn檢測是否可以安全地排除心肌梗死尚不確定。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hs-cTn在癥狀發作早期患者中排除心梗的診斷效能。
急性胸痛是發病 24 h 內的非創傷性疼痛或其他胸部不適的感覺,前部位于鼻基底和臍之間,后部位于枕骨和第12胸椎椎體之間;疼痛性質包括刺痛、灼痛、壓迫感、緊繃感、燒心及類似的不適感。引起急性胸痛的疾病很多,可分為高危和中、低危胸痛兩大類詳見……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了cTn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心肌損傷診斷和危險分層的價值,本文旨在總結cTn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心肌損傷應用的最新研究。
B型利鈉肽(BNP)及N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NT-proBNP)是心臟功能生物標志物,同時也是心力衰竭診斷與鑒別診斷、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評估的首選生物標志物。隨著臨床研究不斷深入,以及新型心衰治療藥物的廣泛應用,BNP/NT-proBNP的實驗室檢測和臨床應用有多個問題需進一步達成共識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美國心臟病學會基金會(ACCF)、美國心臟協會(AHA)和世界心臟聯盟(WHF)自2000年以來先后發布的3個版本“心肌梗死統一定義”中均推薦將心肌肌鈣蛋白cTn為臨床診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首選血清生物標志物,而全球心梗通用定義歷次版本的修訂也基本圍繞cTn檢測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而調整。隨著檢測技術的進步,高靈敏度cTn(hs-cTn)的方法越來越成熟,尤其是對于檢測較低濃度心肌肌鈣蛋白,檢測能力較傳統cTn放大10倍左右,在預防和管理無癥狀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潛在價值已經使hs-cTn在眾多檢驗指標中脫穎而出。
心肌肌鈣蛋白是心肌細胞損傷特異性標志物,是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危險分層、治療和預后判斷的首選生物標志物。隨著肌鈣蛋白檢測敏感性的不斷提高,即高敏心肌肌鈣蛋白(hs-cTn)的檢測在臨床實驗室的廣泛開展,導致部分非冠狀動脈缺血事件引起肌鈣蛋白升高的檢出率大大提高,由此引發的臨床困惑時有發生。如何面對檢測敏感性提高所帶來的臨床應用新局面,平衡檢測敏感性和出報告速度的關系及保證肌鈣蛋白的日常檢驗質量,針對這些問題,2021年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心血管專家委員會起草了《心肌肌鈣蛋白實驗室檢測與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